新闻资讯

小贷公司洗牌潮:区域性小规模清盘离场 转型艰辛“先求存活”

发布时间:

2021-08-17


在互联网巨头背景的网络小贷公司争相增资推动业务扩张之际,区域性小贷平台则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

7月底,央行发布2021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较去年末减少432家,小贷公司数量延续持续缩水态势。

“事实上,目前仍在稳健经营的小贷公司可能不超过5000家。”一位中部地区小贷公司负责人曾强(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很多小贷公司要么在推动业务转型,要么打算等到信贷业务悉数到期后清盘关门。

究其原因,一是监管趋严令不少小贷公司感到自己无法“达标”,只能选择离场。比如不少小贷公司近年曾涉足网络小贷业务,但去年11月出台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不但对股东、注册资本金、经营范围、平台资质等方面设置较高准入门槛,还对网络小贷平台经营风控体系、单户上限、融资杠杆、联合贷款、贷款投向等划定若干操作红线,令越来越多涉足网络贷款的小贷公司感到经营压力骤增,打起了退堂鼓。

二是近年众多大型银行凭借资金成本优势与大数据风控能力,大举布局三四线城市及乡村的三农、小微、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大幅压缩了区域性小贷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

三是越来越多小贷公司也深受业务利润缩水、坏账压力激增等经营挑战,比如部分地区基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考量,要求当地小贷公司将贷款利率上限不要超过4倍LPR,导致不少贷款公司业务利润率缩水,令股东方选择清盘离场。

“可以预见的是,小贷行业洗牌潮还将继续,未来将呈现强者愈强,弱者离场的局面。”曾强告诉记者。近期,他看到越来越多区域性小贷公司已开始努力寻求业务转型,一是凭借自身在当地的客户资源,向助贷业务转型。二是发力供应链金融业务,即凭借自身在当地某些产业链上下游资金周转的熟悉度,拓展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对公贷款业务。三是与线下支付公司合作,发力某些特定消费场景的小额贷款业务。

“但是,每个业务转型征途都不好走。”一位东部地区小贷公司运营总监向记者直言。这背后,四大瓶颈令小贷公司的各种突围举措显得举步维艰,一是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产品利率在其他金融机构面前缺乏竞争力;二是大数据风控能力不够强,导致小贷公司坏账率居高不下;三是客户信贷服务体验不够好,难以吸引新客户实现业务可持续增长;四是缺乏足够丰富的客户经营能力,令大量客户很容易改换门庭。

小贷行业洗牌探因

“相比2015-2017年鼎盛时期,如今小贷行业黯淡了很多。”曾强向记者回忆说。2015年-2017年,国内小贷公司数量一度达到8951家,行业贷款余额则触及9894亿元,从业人数也达到11.8万。

“当时整个小贷行业几乎就是躺着赚钱。”他回忆说。尽管很多区域性小贷公司贷款投放能力仅有2亿-3亿元,但由于当时P2P火热带动民间信贷需求旺盛,很多小贷公司只需1年左右时间就能迈过盈亏平衡线,加之不少借款人通过P2P贷款“借新还旧”,整个小贷行业坏账率也相对较低。

但是,随着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小贷公司业务模式与风控能力“停滞不前”,小贷行业很快告别了曾经的光辉岁月——如今,小贷公司数量、行业贷款余额、从业人数分别仅有6686家、8865亿元与6.9万人。

在曾强看来,市场竞争加剧是众多区域性小贷行业日益遭遇生存压力的最主要原因。以往,他所在的小贷公司主要涉及当地三四线城镇与乡村的三农与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基于能实现保本微利。但过去3年期间,不少大型银行开始凭借资本成本优势与大数据风控能力,以年化7%-9%贷款利率吸引当地三农与小微客户,导致他们信贷产品(年化利率约在20%-24%)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导致业务规模呈现断崖式下跌。

与此同时,风控能力薄弱也拖了后腿。以往在高贷款利率环境下,他所在的小贷公司即便承受7%的坏账率,也能基本实现盈利。如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小贷公司贷款利率降至4倍LPR,但风控能力薄弱令坏账率维持在8%-9%附近,导致他们小贷业务骤然亏损。

“去年以来,我们曾计划发力网络小贷业务寻找新客源与业务突破口,争取尽早摆脱亏损窘境,但随着《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注册资本、平台资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股东方打起了退堂鼓,不愿再追加注资,反而希望信贷业务悉数到期后清盘。”曾强感慨说。尤其是股东方关联担保公司无法通过小贷公司业务收取相对丰厚的融资担保业务收入,令他们离场意愿更加强烈。

一位中西部地区小贷行业协会副会长向记者透露,目前当地打算清盘离场的小贷公司为数不少,主要是区域性规模偏低的小贷公司。毕竟,他们较高的资金成本与相对薄弱的大数据风控能力,导致他们信贷产品利率居高不下,无力抵御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此外,对网络小贷的较严监管,也令不少小贷公司股东挺难一口气拿出约10亿元给区域性网络小贷公司完成注资,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离场。

“此前,我们也打算将当地小贷公司进行整合兼并,从而做大业务规模并完成注册资本、平台资质等监管要求,但通过一段时间沟通,我们发现各家小贷公司股东意见不一,且整合兼并还存在跨区域经营问题(导致注册资本要求可能提高至50亿元),最终这项方案不了了之。”他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当地小贷行业还将继续洗牌,未来一段时间多家小贷公司将选择离场。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区域性小贷公司相继离场之际,拥有大型互联网平台背景的小贷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正迅速填补市场空白。

曾强告诉记者,近期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背景小贷公司正在当地推出低息贷款+产品电商促销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迅速获取大量农户与乡镇小微企业青睐。

“毕竟,大型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自身消费场景与电商渠道,帮助乡镇小微企业与农户拓展产品销路增收,打造拓宽产品电商销路+销售回款+生产环节贷款融资的大数据风控闭环,从而进一步压低小贷业务贷款利率,这也是区域性传统小贷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注定了区域性小贷公司因业务模式单一而被淘汰。”他直言。

转型征途未必一帆风顺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多区域性小贷公司开始寻求业务转型突围。

其中,向助贷业务转型成为不少小贷公司的“共识”,此举既能帮助小贷公司摆脱资金成本与大数据风控能力劣势的掣肘,又能凭借以往的客户资源创造新的业务收入,确保企业相对稳健的运营。

“但是,理想可以美好,现实却是残酷。”前述东部地区小贷公司运营总监向记者直言。向助贷业务的转型征途不好走。有些银行嫌小贷公司客户资源不够多,且与自身客户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对达成助贷合作协议的意愿并不高;也有部分银行担心小贷公司众多借款客户尚未接入持牌征信机构的征信报告,导致信贷风控系统无法给予精准贷款定价,搁置了相应助贷业务合作。

记者多方了解到,眼看转型助贷难度不小,不少小贷公司则打算在某些细分领域“做精做专做深”——通过打通某些产业链资金周转各个节点,拓展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贷款业务。

“这条转型征途看似前景广阔,但操作起来同样格外艰难。”一位中部地区小贷公司业务拓展总监向记者指出。他们和众多行业产业链核心企业洽谈供应链金融贷款合作时,发现后者一方面嫌小贷公司资金规模不够大,无法满足产业链资金流转信贷需求,另一方面则认为小贷公司所提出的融资担保条款过于苛刻。

“最终,这些产业链核心企业给我们的,都是银行与信托公司不大愿涉足的、风险偏高的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他表示。这背后,或许是核心企业找不到报价条件更好的资金供给方,于是愿意多承受2-3个百分点的融资成本,将这些风险偏高的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交给小贷公司,但此举导致不少小贷公司承受不小的坏账压力,稍有不慎就会因供应链金融业务亏损而“关门”。

他发现,也有部分小贷公司找到了灰色操作空间——具体而言,有些银行基于自身风控要求,不能向某些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更多的供应链金融信贷额度,于是他们就找到小贷公司充作“资金通道商”,先向小贷公司“放贷”,再由后者贷款给相应的产业链核心企业用于上下游共性连融资,且银行对小贷公司这类贷款坏账“兜底”。

“由于充当资金通道业务提供方,小贷公司只能收取微薄的手续费与通道费,根本无法覆盖业务转型的经营开支。”这位中部地区小贷公司业务拓展总监指出。但是,不少小贷公司仍然对此乐此不疲,对他们而言,在转型征途道阻且长的压力下,尽可能多收三五斗令自身先活下来,是最重要的。

 

转载自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