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完各位参赛选手对改善工具的现场演绎后,颠覆了我的想象,出现了许多发明者。我对此届工具大赛有三点感受:
一是备战充分,效果显著。集团从4月份就下达比赛通知,经过半年的精心组织和各企业的全力配合,自主研发出72件精益工具,通过层层筛选,最终这15件作品脱颖而出。而选手们的出色表现,也是我们一线职工日常改善的缩影和再现。他们的分享朴实却生动,具有一种改善灵性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自于结合自身工作,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大胆尝试与勇于挑战!
二是贴近现场,实用性强。分享的15件作品大多来自生产一线,立足于岗位做改善,解决了质量控制、设备检修、抽检化验、现场架线等实际困难,同时也考虑到了工具的便携性、易操作性。如克莱威公司“高精度液体计量泵”、登封宏昌“进厂原煤输送带全自动粒状物料取样器”、集团机关“多用途电动车”等,已超越工具范畴,达到设备级别,可申请专利,向市场推广。这说明我们的精益改善工作做得越来越深入,能够同生产运营实际结合,取得实效。
三是搭建平台,凝聚力量。精益改善这个平台已成为凝聚职工智慧,不断增强创新动力的有效杠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实际,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持续改善,从而收获了荣誉和奖励。可以说,改善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轻松,还有自我价值的体现,以及同事们的尊重和认可。
在此也向各企业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精益改善工作。四年多的实践证明,精益管理是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法宝,是持续发展、打造百年老企的必由之路,必须长期坚持,向纵深处挖掘。二是要以工具大赛、技能竞赛等活动为载体,让广大职工在精益改善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对于表现优秀的职工要给予宣传和激励,树立典型,吸引更多职工贡献才智。三是要总结经验,予以推广。这种学习交流、互相观摩、切磋技艺的形式很好,我们今后会坚持举办妙手精益工具大赛,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参加,开发出更多实用便捷的精益工具、设备。四是要坚持编撰精益工具汇编,总结精益经验,将优秀的工具在集团层面甚至登封区域推广,造福我们的生产一线员工,让工作更加轻松高效!